记忆中的秤砣果
前天摘茶回来的路上,遇到一棵红得发紫的秤砣果。昨天圈发了“秤砣果”的照片,引来许多外地朋友的好奇,也勾起许多家乡人的回忆。
这储藏我们太多记忆的秤砣果,是我们老家山上的一种野果。我还真不知道学名叫什么。
秤砣果,头一年的冬季开花结果,到第二年的季春,也就是农历三月才红透成熟,果期较长,穿越寒冬冰雪直到春天。此果呈长椭圆形,还是青色的时候,挂在树上看起来像一个个小冬瓜。秤砣果的果皮上有细小的白色斑点,果子从农历二月开始慢慢变色,由青变黄白色,再浅黄到红黄,直到红透有点泛紫,还一直头顶着花苞。
还没熟透的秤砣果特别酸,一般人吃不了。那真是让人酸倒牙,我们老家有句俗话,说得不好听,叫酸得滴尿。如果有女人想吃还没成熟的秤砣果,肯定说是害喜了,绝大可能是儿子,酸儿辣女嘛。红透了的秤砣果还是甜中带酸,也有一些酸中微甜。
出生在大山里,从小没什么零食吃的我们,全靠大自然的恩惠赐予。那时候打柴的人多,山路旁光溜溜的好走,山林中也没许多荆棘。大山是宝藏,一年四季都是各种各样的野果,供山里的孩子采食。一般到了这个季节,小伙伴们一有空就成群结队去摘果子,拿着篮子,端着盆,满山遍野都是欢乐的童声。
其实那时候是等不到果子熟透的,馋嘴的娃们太多。我是最吃不得酸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摘果子的热衷,因为这果子还有另一种吃法更美味。炒果核。
炒果核。像我这样怕酸的,摘果子时不管红的黄的果子,一把捋了,回家把果肉洗干净。对于爱酸甜味儿的娃来说,吃过的果核留在那儿,和那些黄色酸果子一起洗了。洗净的果核跟枣核形似,中间粗,两头尖。正常程序是要晒干水份,但对于两眼冒火的馋嘴猫来说,等不及了,直接下锅炒吧,大不了多烧几把火,山里人家不缺柴火。
炒果核之前还要化一点盐水备用。因果核太小,要不了多长时间就熟了,这时就把盐水倒进去,慢慢培干水份,等果核上起了一层白色盐霜,好了,可以起锅了。等凉了以后,放进嘴里嚼起来,果核里面的粉,咸香咸香,口齿生香,回味悠长。
这美味,绝对是没吃过的朋友们想象不到的。说到这,有机会我还真想哪天去摘一些果子,再回味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