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散文精选抒情散文二月二的风

二月二的风

时间2022-03-04 21:22:04发布a123321分类抒情散文浏览209

又是一年的二月二,又是好大的风。顺着风的方向我的心又回到了故乡,我的记忆又翻阅到了小时候。

在我们老家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在农历二月二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煎饼。

“家家支鏊子,户户摊煎饼。”那时候摊煎饼不在厨房的灶台,而是在屋内空地,或者在院子里,架火烧鏊子摊煎饼。

烧鏊子的上好柴火当然是干树枝了,烟小火旺热劲大。

我们当地把干树枝叫“干棒”,这东西家里可不好找,用它烧鏊子就要去村边路旁的树林里去找,这时候风大就是好事了。呼啸的大风能把树上的干棒刮下来,我们就能捡回家当柴烧了。

“二月二刮大风,拾了干棒摊煎饼”,二月二这一天风越大,我们越高兴,一个人或者几个小伙伴一起,去风里拾干棒,大大小小,粗的细的,长的短的有时候也能捡不少。

有时候看着树上快要掉下来的树枝不往下掉,也是着急!于是就想办法把它砸下来,那就是拿一截短租结识的木棒对准了目标投上去,运气好的话,还真的能成功,

但也有气人的时候,干棒没有投下来,短木棒又卡在树枝上了!这时候,要么等风把它吹下来,要么上树把它晃下来。

干棒拾回来了,离煎饼的香味儿更近了一步。

摊煎饼的鏊子是一块圆形的生铁做的,铁片中间微凸,下面生火加热,待到中火加热到鏊子黑黝黝温度恰好的时候,倒一勺面汁,用刮片转匀了,热气一冒,再翻一个面,煎饼就成了。

鏊子不是每家都有的,是在各家户中间流转,等母亲从邻居家拿来鏊子的时候,我早已准备好了砖头干棒。

我把三块砖头横着立起来,三足鼎立的样子,把鏊子放在上面,把干棒撇断从两块砖之间填入,准备生火。

母亲把摊煎饼的原料备好,放在鏊子旁边:一盆用白面和纯绿豆面和成的杂面汁,一碗凝脂腥油,上面放一个削成斜面的白萝卜尾巴,另一个盆里放一个竹刮片和一个长的薄木片。

东西准备的差不多了,母亲让我用干树叶把干棒引着,开始我不会点,又是嘴吹,又是用扇子扇,出了一头汗,成了画虎脸也没有点着火。

母亲和我说,做事不能着急,要耐下性子,看看咋回事。弄清楚就好说了,她边说边教我,一会儿火就着起来了。

鏊子火候正好,母亲熟练的拿起萝卜尾巴蘸了白油,在鏊子上划着圆圈擦了几下,舀起一勺杂面汁倒在鏊子中间,拿起刮片迅速转动几圈,面汁就成了圆圆的薄片,鏊子下的火苗欢快的跳跃,鏊子上面冒气白气,一会儿就飘起了杂面独有的香味儿。

等上面变了颜色,母亲拿起长木片从煎饼边缘和鏊子之间慢慢插进去,等把饼面完全挑起,再迅速翻转,哈,煎饼金黄的一面就露出来了,瞬间香气四溢,馋虫都快出来了,

很快煎饼就好了,拿起来,也顾不得烫,就唏嘘的吃了起来。

那时候的杂面煎饼可真香!

现在城里早摊点卖杂粮煎饼的也不少,可再也吃不出那种味儿了,就是现在有时候回到老家母亲给我摊了煎饼也不是小时候的香味儿了。

但那些美好的记忆是再也不会变的,以至于现在,每每刮大风走在路上的时候,遇见从树上刮落的干棒,我还想把它拾起来。

快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这个春风不太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