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日记随笔爆米花

爆米花

时间2025-03-11 20:37:00发布游客分类日记随笔浏览3

棒棒花,其实就是爆米花。而爆米花又分为几种,一种是圆圆的粒状的爆米花,也就是从前在大街上用火烧炉子而爆出的爆米花,香甜可口!

另一种便是那种细长的黄色的爆米花了。八十年代时,在农村,这种爆米花还很少见呢!我觉得应是有专门加工这种爆米花的食品厂。

我们用酒瓶子换回的爆米花便是这一种了,有小拇指那么粗细吧,弯腰曲曲的,装在薄薄的塑料袋子里。

一个袋子里装了至多有一两爆米花吧,但是看起来好多好多,袋子也是鼓鼓的满满的。

我依稀记得袋子口处有淡淡的不易看出来的黑印儿,应是用火将小锯齿燎热了,再将小锯儿放于袋口处,将两片袋子合好,向下折去,那小锯的热便传递上去,融化塑料,而成功地粘合在一起了。有时还可以清楚地看到锯齿印儿呢!

一个酒瓶子只能换上一袋爆米花,彼时的酒瓶儿稀缺,每户人家大多数都喝散酒,很少买瓶装酒,所以家中的酒瓶子自是不多的。

我们换回一袋爆米花来,姐弟三个人分着吃。咬一口,酥脆酥脆的,入了口,便融了去。那唇齿间,便只剩香甜了。

有时候,我们玩过家家的游戏,这一包稀缺的爆米花便又被抽出一两根当做道具了。

常常是将爆米花放在树叶子上,这样子弄不脏的,等这一次过家家的游戏结束后,再小心地掸掸上面的尘土,分着吃了。

那时候,换爆米花的小贩儿,骑着大金鹿自行车,车后座上绑着一大袋爆米花。

车后座的左右两边是用盛化肥的尼龙袋儿,盛了酒瓶子的,用绳子牢牢地系在后座上。待这两边的袋子盛满了酒瓶子,那一大包棒棒花便也换了了。

我们只要听见酒瓶换棒棒花这一声吆喝,便只管转身跑回家,进了院子,朝着墙根儿奔去。那里,是空酒瓶子的专属地。

再后来,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时,村中有人开着手扶拖拉机专门加工这种棒棒花儿。有粗而直的,有细而曲的,村人自己拿了玉米粒和糖或者糖精去加工,只付加工费便好。

每每这时,大街上净是幸福的孩子,举着长长的爆米花穿来跑去的。那时候,这个棒棒花比那供销社里的糖果亦香甜多了。

写至此,依然可忆起那香甜的味道来,是那爆米花的味道,是那无忧童年的味道,是那童年岁月里的一抹欢喜的味道。

如今,这些爆米花又被砖家们说是膨化食品,含铅多,儿童不宜吃。我想起母亲说的话,现在个社会好,一个个挓挲的,不知道吃什么好了!

那年,那月 内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