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美文欣赏经典美文老家正月十五的风俗

老家正月十五的风俗

时间02-11 20:25发布浪漫的风分类经典美文浏览3

在老家,正月十五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最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给老祖宗送灯,一是给老祖宗送光明,二是祈愿生活如意,家庭幸福美满。

送灯的仪式是在傍晚时分,不宜过早,亦不宜过晚。人们说,这一日,老祖宗们也在盼望光明,所以在天儿下来黑影前一定要将灯送到祖坟上。

记得大多数人家的男主人,会在这一日去祖坟送灯。各家的仪式略有不同。

大多数的人家会准备一刀烧纸钱,一根蜡烛。烧纸在家里用钱印好再打好,然后将一万烧纸揭开分成几份,对折起,与蜡烛一起上山。

到了祖坟,将纸钱烧了,点上蜡烛,与老祖宗说一些亲切的话语,便也回去了。

因祖坟皆在高远的山间,那蜡烛便也不可一直燃着,临离去时,蜡烛也跟着主人回家了。

有的人家会更讲究一些的,会在前一日用豆面做了灯,灯的形状也不一样,大多做的是小猪头的样子,喜庆又可爱。我们称之为豆面灯。

小猪头上有线芯,会倒上点豆油或者花生油,上山时,这豆面灯便充当了蜡烛。

返回的时候,豆面灯是要带回家的,此后,便搁置在家中,待等到二月二龙抬头时,这一日的早上会炖菜吃,便将豆面灯炖在菜里吃了。

这豆面灯炖菜定是有一定的寓意与讲究的。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没有做过这种灯,所以具体的由来真不清楚。这里,希望老师们多多分享知识。

晚上吃饭前,也是要燃放鞭炮的,整个正月里放鞭的日子有除夕辞旧迎新,大年初一过新春,大年初三送年,再就是正月十五了。而二月二却极少有放鞭炮的。也由此可见正月十五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了。

这一日,老家人也不叫元宵节,只说正月十五或者十五,这个喜庆的日子,在饭食上亦是隆重的,吃饺子是重要节日的标配。再后来时候,集上有卖汤圆的,家家户户便买一斤回来,煮着或者炸着吃。

彼时的汤圆在我们北方不常见,反正是我小的时候是捞不着吃的,后来日子好些了,有人便自己做了卖。

所以,我们去买时,也是散的了,不似如今的汤圆,有华丽的包装。

正月十五一过,便也意味着年已经过了,就连村中的秧歌队也不再外出演出了,每个人皆回归到了原来的身份。

此时,每家每户亦开始了春耕准备,山上的农活亦一日一日多了起,人们又进入了周而复始的农忙季了。

人儿一忙起来,日子便有了盼头,亦有了好兆头!

家教 做了一回孩子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