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洞,鸡窝
上几天月一回家,在邻居二奶家住了一晚上。二奶家的房子几乎保有了民国时期的样子,主体建筑没有动过,只将地面改为了水泥地,水泥地也有三十多年了吧!
二奶家的房子大门朝西,进门是过道,过道北连着西厢房,映入眼帘的福字照壁,南边是三间厢屋家,对应北面三间正房,南厢屋家外面有草厦子。
在村中,拥有二奶家的这种房子原貌的人家不多。屋内也基本是从前的格局了。
三间房,两边是大炕,中间是锅灶间。两间睡觉的炕间各有一扇门,二奶家的门一间是折叠式的,一间是普通的两扇门。
每一间都有一副门槛,高度约为十公分吧,门槛的南端有一处十公分见方的孔洞。
小时候我家也是这样的格局,我们家是四间房,东西各有这样一副门槛,也是有木门的,但两铺炕连起的最东间是没有门槛和门的,只挂有一幅粉色带了流苏的门帘。
那时候,没有撮子,每天扫地的时候,灰尘便是从这个门槛洞里扫出去的,然后扫到锅灶边上一个鸡窝旁。
说起锅灶旁的鸡窝也是家家都有的,但我没有见到小鸡在那里呆过。母亲说鸡窝是放小鸡的时候比较多,春天里,夜里还是有些寒气的,抓了小鸡便放在这里。
这里因靠近锅灶,靠着炕,便暖和许多呢,怕冷怕冻的小鸡崽儿在这里是最安全的。
记得那时候将鸡窝里的灰尘和锅头灰用铁锨铲到篓子里,拐着倒到固定的地方,以便用作农肥。
我一直以为炕间的那个门槛洞是专门用作扫灰尘的,弟弟和二奶都说是猫洞,母亲也这般说。
真的非常惊讶,从小到现在我第一次听说与知道,可能是小时候我家不怎么养猫的缘故吧!
想想也是,那时候,村人家家户户养猫养狗,狗一般在院子里拴着。我家的狗从来不用栓,因为我们每养一只狗,在日间,是很少叫唤的,即使家中来了陌生人,它也只头仰着,向上空叫唤几声,从不对着人叫唤,大概是告诉我们有人来了。只夜里时会叫的多一些。
为此,我记得村人常说我家的狗随家门了,不qun(不凶和善的意思)。
家里养猫的就不同了,晚上猫在家中睡觉,多是椅子上了。且猫还负有抓老鼠的重任,特别夜间,哪里有老鼠的声响,它定是蹭蹭过去抓的。
日间,只要不是冬天冷,炕间的门多是不关的,猫便自由行走,从门槛上过就好。
而夜里关了门休息,猫便是从这个洞里来回行走吧!也因此,在每个屋的门槛间留一个让猫可以自由行走的洞儿吧!
觉得从前的房子,人们的设计真的是充满了智慧,比如这猫洞,比如锅灶旁的鸡窝。
如今,也只在老房子里才可见这般了,那日我与孩子爸说起,他也是不晓得呢!
您那里从前的老房子,可有猫洞与鸡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