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的从前
天气呈断崖式下降,直接降到了个位数。前一日还是二打头的两位数,突变的情况,立即给家人们按排上了秋衣秋裤。女儿有些排斥,她不大愿意穿,但架不住我的渲染,穿着卫衣和秋裤上学去了。
我只加了一件背心,贴身的,出了门,还好。日日路经的红绿灯处已然成为了一个小型的农产品市场了。摊主大多为附近村里的大叔大姨们,说是附近其实也是有着四五十里地的距远的。他们清早骑着电动三轮车从村中出发,在七点之前便将摊位整理摆放整齐。一东一西分别有一溜摊货。大多是芋头,地瓜,玉米,葡萄等产品。
芋头占据了很大的地盘,刚从土里刨回来的芋头,尚带着泥土的清香气息,个头也匀溜,没有太大亦没有太小。芋头是食物也是药材,记得小时候,家中若有人拉肚子,便会将芋头放在锅头火里烤一烤的,待将皮儿烧烤的半焦后,内里也差不多熟了。此时,那香香的味道呀,且又夹了焦糊的味道,气息便更为香甜的了。将芋皮儿小心地剥去,肉质也因烧烤而变的微黄,甚至有薄薄的一层硬质,这个火候是最最好吃的了。咬一口,一包面儿,又有烤制的嚼劲儿,那种味道,用语言,用文字,皆无法形容出的。总之,好吃。如此,吃上几个,不长时间后,或次日,症状全无。我常记得小孩子用这个法子见效特别快。特别小婴儿,尚无牙口,需得大人嚼了喂去才可,大约只需半个芋头便可,吃上后,几小时见效。种芋头时的芋头更好吃,将一个芋头切两半,拣有芽儿的一面植田,另一面便是家常便饭了。
也有卖生玉米的,大叔准备了一块小菜板,一把小菜刀,待顾客将挑好的玉米递将过去,摊主便熟练地将头尾削切去一些,摆放好。那些玉米身着碧绿色的衣服,一层又一层,绿意层层减少,一头褐色的头发半曲着,也好看。小时候,最爱吃玉米了,可大人们不舍得在玉米刚灌好浆的时候摘下来,总想让它再长长,再饱实一些后,直至变成硬朗的翩翩白衣公子后,方才将它们领回家,换了环境,自然也换了命运的。彼时的玉米,若想吃上一顿煮玉米的话,待等到玉米全被掰完了以后,棒大粒实的留做粮食,而那经缺牙漏口的,依然小孩子气的玉米棒子,则被请到了大锅内,开始了慢煮生活。彼时煮玉米,是将叶子全部剥了去的,再将玉米须择巴干净,放入水中,开始烧火,熟后,用锅漏拾上一大盘,好吃,香甜且带了糯糯的味道,有的玉米棒上根本没有几个玉米粒,但越是这样,越是好吃。
其实,玉米真的浑身是宝儿。玉米秸,在地中青绿中,是可以吃的。甜度不及甘蔗,但味道却是极好的。可以甘蔗相媲美了。到了深秋,也就是霜降后,地里剩下玉米骨朵了,露出的秸儿不过十公刀,埋在土地的则是四通八达的根儿了。除根儿以外,地上的那一块也是可以吃的。我们将这短短的一截儿也吃的津津有味,我们称这为“咂甜儿",而之前吃刚掰完未及砍下的秸儿,我们称为“啃甜儿″。家中的男劳力都晓得哪一部分甜,便在地里边收秸儿边挑将出来,砍成长短匀称的短甜儿,捆成一捆下山回家再捎给孩子们,真真是吃了糖般的甜馨。如此说来,玉米浑身是宝儿,玉米秸除可咂甜儿,又可做为烧草,很久前,将玉米秸儿粉碎后做成饲料,又是牲口们的至贵的人参了吧!
如今,这些味道鲜亮的农作物,离我们愈发地远了,如果没有网络,我们的孩子尚还不知道它们的生长过程呢!每常路过那里,心中便涌起了一股子亲切之感,许是对故乡,以及对故乡的那片土地,许是对父辈祖辈们的思念,许是渴望回到从前的儿时吧!而因此,常帝驻足,时间充裕的话,也会带上一两样,如此,又好象重温了那些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