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缘与随缘
读一些人生哲理与处事哲学,总是会有醍醐灌顶之感。只是常常在遇到事情需要面对时,还是会措手不及无力应对。很多时候,别人悟出来的东西只是用来思考分析,然后沉淀于心,丰盈某种贮备。那些渗透于性格中的感性要素与处事应对方式,却是需要自己来调整与适应的。于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又会造就不一样的人生。如果必须与三观不同的人共事,许多时候必须在一个怪圈里,绕来绕去,又似乎总是绕不出很多羁绊。任何时候,既要顾及相互的面子,又要坚持自己的立场,着实是需要一定的能力。如果你无法左右逢源,更不想妥协,只能把自己陷于被动,树敌无数。
沉默是金。所以为了避免言多必失的尴尬,还是选择静默面对。即使是倾诉作为心灵中必要的宣泄,也是需要择时择事择人的。否则只会自讨没趣,伤人伤情伤神更伤己,为别人徒留笑柄。学会适当的保留,适当的沉默,适当的远离,只是想保护自己。心灵在某些时候极其脆弱,一句话,一个眼神,也会激起风浪翻涌,稍不留神间,或许就会成为某阵不经意卷起的飓风里一个身不由己被拍打着的浪花,片刻粉身碎骨。何必呢?
忽然发现,我们已经不是孩子好久了。那么长大意味着什么?是必须放弃一些真诚来迎合曾经圈子里的浮躁?还是像个和事佬一样卑微地迁就来背叛自己灵魂中某种真实?我不得不承认,我一样也做不到,棱角依旧分明有致,即使很多时候会碰得鲜血淋漓。时间可以让人在磨砺中成熟,但成熟并不意味着屈就与奉迎。
或许会丢失一些东西,包括我一直珍视着的情谊。可如果单方面的珍惜,丢了又何妨?心灵是需要共鸣的。纵使你多么的在乎,从前也已经是永不会再来的神话,记住当年的美好已经足够。当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经历过很多,当你看重的一些东西已经不是你想像中的美好,当目标背离,话不投机时,可能最好的方式就是远离。从某个热闹的圈子里抽身而退,回归某一方安静的空间,于灵魂而言,更是一种解脱。
曾经的,永远在心底。因为美好,选择珍藏。未来的,不强求别人,更不会勉强自己。天生不会迎合,就注定了不会被待见,但又何妨?早已过了矫情的年龄,也就更加懂得生命中哪些东西是值得珍惜的。而无关紧要的花边,也不再能成为我所孜孜以求的必需。越来越在乎生命的内核,所谓的点缀真的可有可无。如果我认定的美好,是愿意拿全部的真诚来呵护的。剩下的顺其自然。
我始终相信,懂得的朋友永远会在。再美好的付出,如果对方不懂得,便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当某种遇见背上一些不必要的压力与负荷,交流也失去了畅所欲言的随意,而成了某种说教与蔑视,那自然已经无法同行,不如相忘于江湖。很多时候多情总被无情恼,想求取淡泊反被人视为斤斤计较,因为在情感上的某些洁癖,决定了不会勉强自己去求同存异,在厌恶某些自以为是的说教以后,选择沉默。纷纷攘攘中,在某些假象里陶醉过,原来这世界不是所有的宽容都能换取宽容,也并非所有的对不起都能换来没关系,至少对我而言,心灵的某些旅途是单程道,决定了出发,便是义无反顾的坚持,即使错了,也不回头。至少忠于自己的内心,哪怕快乐是虚幻的,心甘情愿。世上所有的情大抵都是如此。
友谊,我还是崇尚细水常流的洁净与无欲无求的淡淡牵念。
愿心如莲,于淤泥中亦可傲然绽放。一瓣一瓣,洁净晴朗。
皆来惜缘,缘去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