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夫妇让我觉得活着好有希望
早起的周末,街道格外安静,一溜烟儿的车影,三三两两默默晨练的人,洒过水的路面湿漉漉的,城市正从水墨晨曦中苏醒。
去接一位八十高龄的教授参加会议。接通电话,里面传来一个充满活力的声音,他让我在路边等即可,坚持不用我进小区,说免得又登记又查码,没必要那么麻烦。
一见面,他的儒雅让我很意外,由衷夸赞“您身形挺拔神采奕奕,显得年轻又帅气”,他微微一笑“我腰杆是一定要挺得直直的,衣着也会选择得体,所谓笑破不笑补,整洁干净是必须。”
一起工作了几小时,教授侃侃而谈,谈学术、谈历史、谈未来,思维敏捷博学睿智。感受着他如源头活水般汩汩奔涌的才思,久居尘烟不思进取的我又钦佩又惭愧,教授真是我学习的榜样。
午餐闲聊时得知,八十岁的人了,依然跟老伴儿一起负责操持家务,每天还要分头接送孙子孙女上学,因为一个上小学一个才上幼儿园。这让我有些惊讶,印象中这个高龄的人,不是该被重点保护起来么?
算算时间,教授三十多岁生的儿子,儿子再晚婚晚育,才有了年龄差距那么大的祖孙。我们这代人是听着“早生孩子早享福”过来的,仔细想想,这话似乎也适合现在,不然的话,等到老人想搭把手时已力不从心。
我提议教授该享享清福,没必要还工作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嘛。他却说这句话有时候是为人父母逃避责任的借口,当自己力所能及时,尽量多给孩子创造些物质财富,让孩子能活得不那么捉襟见肘,是父母该有的态度。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席间有人问起他儿子,我看到一丝黯然从他眼中掠过,不过很快就被明亮所替代。保险起见,我还是连忙招呼大家吃菜,将这个有可能不快的话题敷衍了过去。
三世同堂的家庭,中间一代相对会享福些,能保留许多爱好和自由。每次相约出去玩,当即答应的基本都是有老人帮带孩子的。十次九爽约的,则大都是夫妻俩轮流管娃的模式。
见过不少小夫妻离婚的,孩子被彻底扔给了爷爷奶奶。但养的宠物则抢来抢去。有朋友家,老公留下狗,老婆带走猫,彼此想猫狗的时候就约时间见个面,感情反倒变得融洽了。
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和各自难念的经,即使是高知也不例外。任何一段婚姻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在一起经历很多人事,个中细节不必跟外人道。而不问、不好奇,则是社交场合里最起码的尊重。
工作结束,教授盛情邀请我去他家坐坐。一个布置简洁的空间,一隅生机勃勃的小院,显现出他的审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夫人打扮干净得体,衣服色彩搭配和谐,淡淡的妆容,胸前还别着小饰物。面对我的赞美,她淡淡地笑着说“习惯了,这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闲谈品茗中,教授取来一把吉他,坐在花架下的木椅上弹奏,满头银发的夫人在身侧伴唱。自由的弹唱,自在的灵魂,这一切,是如此的充满魅力。
卡夫卡说“能保留看见美的能力的人不会变老”,教授夫妇让我觉得活着好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