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日记随笔十八年前

十八年前

时间2022-09-13 08:48:55发布访客分类日记随笔浏览465

十八年前的今天,我挺着大肚子,期待和一个人见面。彼时,同龄同学的孩子已经上学了,我还没和我娃见到面。

那几天,肚子里的小家伙安静了许多,估计攒足了劲准备见面。还会在晚上固定的时间段内转圈,在我肚皮上鼓起一个圆圆的包。我常摸着那硬包,猜想着是不是娃的屁股,后来见到她以后,把她翻来覆去看了个遍,非常肯定的确定,那个又圆又硬的圆包是她后脑勺。

九天后的早上,我洗完衣服,准备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出门前惯例去一趟卫生间,快临产的人都会尿频,我出来后告诉妈妈,见红了。妈问我肚子痛不痛,我说不痛。妈说那还早,估摸着得是上半夜,最快也是晚饭后的事。妈妈做了一辈子传统接生婆,经她亲手带到这世上来的娃娃少说也有百把个,包括我姐姐们的孩子。

给娃爸打电话,他那点火的脾气,如临大敌,催着我们赶紧收拾东西,等他回来接我们去医院。我们厂在二十公里外的乡镇,上十分钟他赶回来,我们还没收拾完。一路上,左一通右一通电话,安排入院找医生的事。

很快,安排住下了,十九号床,两人间,那时小城医院还没单间。各种检查做一通,开始给我吸氧,肚子一直还不痛。医生说脐带绕脖两周,建议刨腹产。我有点犹豫。医生叫走了娃爸,估计是各种“专业”游说,不一会娃爸回来问我。我还是没答应,想自己生。

刚才医生不在时,妈妈抄抄我肚子,说还早,也没啥问题,还不是这会儿的事。我信我妈妈的。

午饭后,隔壁床也来了一位待产妇,她已经有些阵痛。医生护士又过来一拨,给她做过检查后,又给我开始新一轮检查。又让我吸氧。好像空气中氧气都被别人吸走,我就没吸到一口。可我一点儿都没心慌气短的感觉。

接下来,护士们跑得很勤快,建议刨腹产的工作进程也越来越快。我始终镇定自若,娃爸非常紧张。搞得妈妈也跟着不安心了,妈说你还是听医生的吧,现在都是仪器设备检查,我那传统老一套不一定对。妈妈是非常过劲的接生婆,好多次面临难产,产妇和孩子在她处置下都安然无恙。面对她自己孩子临产时,妈妈犹豫了,娘心不安。

我最终答应刨腹产。开始麻醉,三点多钟,进了九号产房。躺在手术台上,我是清醒的。医生护士们在聊天,其中一个声音说,总算开张了,这是今天第一个,看样子今天生意惨淡。冰凉的手术刀划过肚皮,一层层被扒开,有液体向上喷射,一双手从我肚子里把孩子拉出来,肚子一下子就空了。听到一阵阵水响声,哇……响起我的孩子第一声哭。

我妈,还有娃爸和东子守在手术室外。东子是娃爸兄弟,他和娃爸一样期望生个男孩。东子说,三爷等下娃出来了,你得脱件小褂子包着,娃以后跟爹亲。老辈儿传下来的,信不信由人。

医生把娃抱出去时,娃爸看着女儿,掩饰了当时内心的失望,脱下褂子裹住就抱过去。东子凑过脸去,一看,娃正滴溜溜地转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

东子多聪明的人。一拍大腿,哎呀!三爷,不得了,这生的哪是娃,仙女下凡啊,你看乌黑的大眼睛跟桂圆核一样。

后来,我听说有人刨腹产时上手术台就像是睡着了,一觉醒来就见到孩子了,没啥感觉。不知道为什么我,清晰的参与了刨腹产全过程。

我回房时不见隔壁床产妇,应该去产房了,人家一直说顺产。后来晚上,隔壁床也被推回来的。她说,阵痛后宫口开了两指,去产房生产,她在里面努力的时候,医生让她等在外面的家人签了一堆字。然后,她稀里糊涂就被推出产房,在去手术室的路上,她听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动作快点!不然胎头入了盆还怎么刨。

第二天,我们得知,整个医院待产妇,刨腹产的只有我们俩。那天,是农历八月二十七,杨公忌日,讲究的人,尤其是老年人,会特意规避这个日子。能不生的绝不生。自然生的,那没办法。

时光匆匆,往昔如昨。

十八年前,我二十九,娃爸三十九,娃在我家族这边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九,哥姐叫她九妹,侄辈叫她九姑,我叫她乳名九九,九公主。

昨天早上,我们跟着月亮出发,迎着太阳抵达省城。十二年前,我们从朝霞小学转学回小城。十二年后,我们从小城回省城入学。无巧不巧,小学和大学,竟然都在当年的活动半径。

今天,我的九公主步入大学,还有九天,是她生日。诚挚感谢关爱她的至亲好友,感谢大家给了一份浓情厚意,感谢成长途中的一路见证。谢谢!

穿越回大明 请允许一些人有不一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