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岛归来,挥不去遗憾
下船上岸,走近景区大门时,两块诗碑映入眼帘,分别是李白的“丹青画出是君山”和刘禹锡的“白银盘里一青螺”。还有一块石头,刻有莫言的“君山岛”三个字,引人入胜的感觉被淡化了不少。突发奇想,倘若唐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李白和刘禹锡以及那些文学大家们会不会也是获奖者?毋容置疑,他俩肯定认为受到了严重的侮辱。
到达洞庭湖畔,就看见了悬浮在湖中的君山岛,一座被墨绿色植被包裹的山包。及至登临岳阳楼,导游提醒说对面就是下午要游览的君山岛。说来惭愧,思维短路,真没弄清君山岛是咋回事。当年,黄庭坚遇赦返乡途中冒雨登岳阳楼,写下了“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之诗句,想必君山岛应是不同凡响之地。直到看见了岳阳扇,方知君山岛乃是曾经的洞庭山或湘山,那里有湘竹和湘妃墓,是传说中的神仙洞府。
前往君山岛的路上,导游津津乐道的芦苇让人想到了造纸业的污染,赞口不绝的跨湖大桥令人联想到这些年冒出来的更加宏伟的跨海大桥。或许,这是地陪的通病,很少出远门的他们,眼光和解说总是在当地甚至俗套里徘徊。也有些懊恼,此行的注意力全被岳阳楼所吸引,压根儿没有做全面的攻略。不想再被带节奏了,搜肠刮肚地挖掘曾经的记忆。湘妃与湘竹,这是童年时从一篇神话故事里知道的。说的是舜帝南巡,爱妃娥皇和女英思夫心切南下追随,行至洞庭山闻知舜帝崩于苍梧的噩耗,悲痛万分,扶竹痛哭,泪血滴于竹子上形成了斑竹。
乘船上岛时,很为感受不到八百里洞庭的烟波浩淼而怅然。孟浩然有诗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尽管是吹捧巴结张九龄的,却把洞庭美景的大气磅礴表现个尽然。准确地说,云梦泽应是洞庭湖的前身而非旧称。历史上的云梦泽面积硕大,“东抵蕲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皆古之云梦。”亦即“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沧海桑田,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分,江北的成为沼泽地带,江南的是一片浩瀚的湖泊。至此,云梦成为历史,但这里依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得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现如今的洞庭湖更加小气,已经萎缩成东、南、西等大大小小的湖泊组成的湖群。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抗洪压力巨大,人们可以找出太多的理由来,但填湖造地或围湖造田难辞其咎。
原以为悬浮于湖水里的君山岛不会很炎热,何况还有湖面上刮来的风。可叹,午后的小岛犹如一只大蒸笼,游客无不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好在,乘坐电瓶车游览,还能缓解一下难以忍受的炙热,但游兴已经严重缩水了。事实上,君山风光秀丽,春赏奇花异草,夏观浩瀚洞庭,秋赏渔歌秋月,冬观湿地候鸟,乃休闲度假之胜地。特别是洞庭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四面环水的君山有蓬莱仙境之美,览岳阳楼之华丽,沐洞庭湖之辉光,大小72座山峰间有5井4台、36亭、48庙,尤其是娥皇女英殉夫、秦皇封山、汉武射蛟以及柳毅传书等神话传播久远,陶醉过太多的文人墨客,纷纷登临君山揽胜抒怀,或著文赋诗,或题书刻石,在岛上积淀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号称“江南第一祠”的湘妃祠,“垂杨秀竹神仙府,之径高台帝子家”的楹联,道出君山景色秀丽和祠堂门庭之高。湖广总督张之洞所作400字长联算是一景,但“有求必应”的匾额散发着低俗之气。据说,湘妃祠是湖南最早的祠建筑之一,秦始皇南巡至洞庭湖,遇到大风浪而不得渡,问此处是何方神圣?得到的回答是,尧之女,舜之妻,葬于此。始皇一怒之下派人砍光君山树木,焚毁了庙宇。祠堂侧门外是成片的湘竹与茶园,二妃墓就在不远处的湘竹林中。二妃之死,有说是忧伤过度而亡,有说是投水而尽。墓之历史无从考证,1971年挖掘出一条七寸长的空心金龙,现存于湖南省博物馆。有点儿纳闷,娥皇女英作为尧之女舜之妃,为什么不被迁葬至九嶷山与其夫君舜帝同陵?
转悠至柳毅井跟前,面对几幅石雕像一脸茫然,紧接着便是汗颜无比,竟然对柳毅传书这么经典的爱情故事毫无印象。因为有湘妃湘竹湘妃墓,还有这个柳毅井,君山岛也被称之为爱情岛。忆往昔,旅游都是有备而去,几乎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成想却在君山岛上如此的狼狈,剩下的游览也就有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了。看见被白蚁蛀空的两株树依然有着茂盛的树冠,不仅联想到“人活脸、树活皮”这句俗语,还想到了对岸的岳阳楼保护之不易。瞅了一眼飞来钟,便急匆匆地来到有缘桥头的亭里乘凉,品味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银针,味道好极了。据说,岛上现有茶园400余亩,每年生产君山银针500公斤左右,价格不昂贵才怪呢。
君山岛归来,挥不去遗憾。洞庭湖咋是这样子?袁枚曾曰过:“君昔来游可有胸吞云梦意,君今来游可是心波不动时?春自生,冬自槁,须知湖亦如人老。”或许,传说中的洞庭湖之美,只是存在于文人墨客的笔端下与浩瀚的历史长河里。比照着古人的描绘去寻觅洞庭湖之美,肯定会令你萌生太多太多的忧思与迷茫。话说回来,站在岳阳楼上远眺几眼,登上君山岛转悠一圈,确实不能算是游览了洞庭湖,充其量只是“盲人摸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连“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之气势都没有看到,亦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博大胸怀,如何领略上古时期黄帝于洞庭作雅乐、开华夏文明之先河的深厚底蕴?
更可乐的是,本是陪同柬埔寨朋友来的。出发之前,联系他们的母亲湖洞里萨湖,说此次湖南之行要去的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长江流域重要调蓄湖泊,如同你们的洞里萨湖是湄公河天然的蓄水池一样,非常美丽,值得一看。而且,湄公河、长江,还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的腹地三江源,这三条河流孕育出了中华民族和中南半岛悠久的文明历史。听此一说,均呈喜上眉梢状,还有手舞足蹈的。归程中聊天,他们说玩得快乐,询问与洞里萨湖相比呢?摇头者居多,尽管是微笑着的,却令人倍感尴尬。“谁不说俺家乡好”是事实,没有去过洞里萨湖的我,也看过不少旅游者发布的照片,其热度确实超越洞庭湖太多。毕竟是有身份有涵养的朋友,才没有直白地挑明我之前的宣导真有忽悠人的嫌疑。